期刊简介

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面向科研、教学、临床和防治,充分反映我国病原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促进我国病原生物学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5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7/R

邮发代号: 24-8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57/R
  • 国内刊号:11-54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5年第2期文章
  • 骨细粒棘球蚴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骨细粒棘球蚴病动物模型,为探索骨包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试验技术平台.方法30只长爪沙鼠,于骨膜下、骨髓腔、腰椎旁直接注射接种细粒棘球蚴混悬液,建立骨包虫病动物模型.并于感染后3、6、12个月作X线及病理检查.结果长爪沙鼠骨膜下、骨髓腔、腰椎旁接种均可感染细粒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50.00%、50.00%和16.67%.接种6个月后X片示骨膜反应;12个月放大1.64倍X光片可明确骨骼破......

    作者:谢增如;刘大鹏;温浩;买买提江·阿布都卡得尔;阿德力·阿布都热西提;艾合买提·玉素甫 刊期: 2005- 02

  • 刚地弓形虫P30(SAG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目的构建弓形虫P30基因表达载体并获得重组表达蛋白.方法将弓形虫P30基因的开读框用PCR扩增,NcoⅠ和HindⅢ酶切后,与同样酶切的表达质粒pET-30a(+)经T4连接酶连接,然后转化到DH5α中.菌液经PCR扩增和质粒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扩增的P30基因片段......

    作者:张佃波;公茂庆;魏庆宽;李谨;黄炳成;刘克义 刊期: 2005- 02

  • 汉防己甲素抗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VG染色及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观察汉防己甲素治疗前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的病理改变及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的变化,并与未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结果汉防己甲素治疗组肝内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明显下降,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朱华斌;贺永文 刊期: 2005- 02

  • 云南大理小兽旋毛虫感染及宿主种类调查

    目的调查云南大理小兽旋毛虫感染及感染小兽种类,为当地旋毛虫病的防治提供资料.方法在室内和野外生境诱捕小兽,鉴定小兽种类,采用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检查小兽旋毛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捕获3目6科13属24种小兽,其中黄胸鼠、褐家鼠、斯氏家鼠、白腹鼠、卡氏小鼠、齐氏姬鼠、青毛鼠和中缅树鼩血清旋毛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22.03%(63/286);褐家鼠、齐氏姬鼠、白尾鼹和中缅树鼩体内查到旋毛虫幼虫或成虫.结论云......

    作者:申丽洁;李伟;罗志勇 刊期: 2005- 02

  • 蚊抗药性相关糜蛋白酶基因稳定转染细胞系的建立与表达鉴定

    目的建立抗药性相关糜蛋白酶基因稳定转染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方法,以淡色库蚊抗药性品系cDNA文库为模板,扩增出抗药性品系高表达的糜蛋白酶基因编码区;经T/A克隆测序鉴定后,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E1-3,构建重组昆虫细胞表达载体pIE1-3/chy,经酶切和PCR鉴定后,与带有筛选标记的pIE1-neo质粒共转染蚊细胞C6/36,通过G418选择培养,建立转染细胞系;用RT-PCR、Weste......

    作者:顾燕;公茂庆;胡小邦;孙艳;马磊;李秀兰;朱昌亮 刊期: 2005- 02

  • 淮河水系毛毕吸虫中间宿主椎实螺的研究

    目的探讨淮河水系毛毕吸虫中间宿主椎实螺的种类、感染情况及繁殖节律.方法在淮河水系采集椎实螺进行饲养、观察,用直接压片法镜检尾蚴,以滴瓶遮光法收集尾蚴,并用其感染雏鸭和人体皮肤,解剖雏鸭分离成虫,收集鸭粪分离虫卵.结果椭圆萝卜螺和耳萝卜螺是淮河水系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其自然感染率分别为0.51%和0.65%.螺体内尾蚴检出率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7月高(0.87%、0.81%),6月次之(0.60%......

    作者:盛似春;张明群;秦志辉;王梅 刊期: 2005- 02

  • 检测蓝氏贾第鞭毛虫病毒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蓝氏贾第鞭毛虫病毒(GLV)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定量检测方法,为GFP在寄生性原虫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GFP兔抗血清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血清为二抗,建立GFP定量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定量检测GFP的间接ELISA方法适反应条件为以10%正常胎牛血清作为封闭剂,一抗的佳稀释度为1∶3200,二抗的佳稀释度为1∶1600.结论以GFP兔抗血清为一......

    作者:刘全;张西臣;李建华;尹继刚;赵永军 刊期: 2005- 02

  • 磷酸咯萘啶与双氢青蒿素联合治疗非洲重症恶性疟的疗效观察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简称几比)位于西非,是全球疟疾高发国家之一.因战乱、贫穷和缺医少药,疟疾已排位于该国常见病、多发病的前列,重症恶性疟更是病势凶险,成为当地的三大死因之首[1].我国对几比的经济援助项目较多,有大批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等在此工作,期间有不少染患疟疾.为扩大国产抗疟新药的影响,缩短疟疾病程,提高治疗效果,2002年8月~2003年8月,在几比首都采用静滴磷酸咯萘啶和口服双氢青蒿素片治疗......

    作者:陈晓松;王世佑 刊期: 2005- 02

  • 肠道线虫感染综合防治后的巩固措施及其效果观察

    从1993年开始,由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主持,金乡县卫生防疫站协作,在金乡县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肠道线虫感染综合防治对策的系列研究,历时3年,取得了显著成效[1].肯定了在对人群感染率进行分层的基础上,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实施不同方法的化疗,并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强化粪管改厕等综合措施的防治效果.在居民肠道线虫总感染率已降至......

    作者:靳玉珠;李丽;毕延光;赵中平 刊期: 2005- 02

  • 1996~2003年牡丹江地区莱姆病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莱姆病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经蜱传播引起人体多系统受累的疾病.我国于1986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区进行人群血清学调查中首次发现本病,并于次年分离出病原体[1].近年来,通过对其流行病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的研究,已证实莱姆病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有22个省(市、自治区)存在人群莱姆病感染,每年新发病例逾万人,高发地区为东北和内蒙林区[2].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牡丹江市境内有长白......

    作者:周晓茵 刊期: 200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