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面向科研、教学、临床和防治,充分反映我国病原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促进我国病原生物学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5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7/R

邮发代号: 24-8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57/R
  • 国内刊号:11-54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2年第1期文章
  • 3种药物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作用的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氧苯达唑、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脂质体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作用,探讨氧苯达唑抗包虫病的作用.方法将氧苯达唑、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脂质体分别配成高、中、低浓度加入RPMI1640培养基中,体外培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观察其每天的死亡率,直到对照组的头节全部死亡为止.结果将相同条件下3种药物作用原头节的死亡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阿苯达唑、氧苯达唑高、中、低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赵春芳;温浩;王建华;陈晓;阿孜古丽·吐尔逊;买买提江·阿不都卡德尔 刊期: 2002- 01

  •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CT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恶性疟原虫CT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方法根据Genbank已发表恶性疟原虫CTP基因序列(序列号为X084041),自行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CTP基因,经HindⅢ和BamHⅠ消化后定向克隆入测序载体pUC19,构建重组质粒pUC19-CTP.经双酶切、PCR扩增和序列测定,证实插入片段与已知CTP编码序列完全相同.用HindⅢ和BamHⅠ消化......

    作者:陈慧红;余新炳;吴忠道;陆家海;徐劲 刊期: 2002- 01

  • 控制旋毛虫病暴发的综合性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为控制云南省旋毛虫病的暴发提供可行性的干预措施.方法1997~2000年,在两现场实施人群干预措施(群体健康教育、不良饮食行为的监督、培训乡村医生)及传染源干预措施(加强生猪屠宰检疫及市场肉类检疫、开展猪旋毛虫病的防治、大力提倡灭鼠).结果两研究现场3年多未发生过旋毛虫病的暴发,人群个人行为及对旋毛虫病的认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食生肉者从干预前的72.74%降至47.43%(P......

    作者:庞颜坤;王会珍;张莉莉;武樱;滕太中;戴高平;赵太刚;王荣昌;李凤德;王立建;李双锁;李家权 刊期: 2002- 01

  • 标准使用碳酸氢盐缓冲液进行恶性疟原虫培养和耐药性实验的研究

    目的变化使用碳酸氢盐缓冲液以探讨药物对恶性疟原虫的不同效果.方法用[3H]次黄嘌呤摄取法检测抗疟药物效果.结果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引起的pH变化对氯喹抑制恶性疟原虫的效果差异显著,而乙胺嘧啶抑制恶性疟原虫的效果,受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不大.结论进行恶性疟原虫培养和耐药性实验时应根据二氧化碳的使用浓度而选择适当的碳酸氢钠浓度.......

    作者:何深一;古钦民;李瑛;周怀瑜;丛华;赵群力 刊期: 2002- 01

  • 恶性疟原虫MSA2编码基因分枝杆菌穿梭质粒的构建及序列测定

    目的构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A2编码基因分枝杆菌穿梭质粒重组子pBCG5.6/MSA2,并进行序列测定.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MSA2编码基因的两侧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出MSA2编码基因全长片段,经低熔点琼脂糖挖块法回收纯化后,插入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BCG5.6/MSA2,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快速酚法初筛阳性重组子,阳性克隆以PCR法与限制性酶切分析鉴定后,双脱氧链终止法双......

    作者:吴少庭;高世同;林敏;张仁利;梁驹卿 刊期: 2002- 01

  • 弓形虫表面抗原P22编码基因片段的亚克隆与表达

    目的亚克隆弓形虫RH株表面抗原P22编码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BK/P22,并对其在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作初步研究.方法以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KpnⅠ双酶切质粒pBCG5.6/P22,获得弓形虫表面抗原P22编码基因目的片段,在以低熔点琼脂糖回收纯化后,插入表达质粒载体pBK-CMV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体pBK/P22,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快速酚法初筛阳性重组子,阳性克隆以PC......

    作者:高世同;吴少庭;林敏;梁驹卿;占国清 刊期: 2002- 01

  • 北移传代钉螺在北方生存的纵向观察及其对血吸虫的易感性

    目的进一步评价因南水北调将钉螺迁移至北纬33°15′以北地区后,钉螺的生存繁殖力及对血吸虫的易感性.方法采用现场螺笼放养定期观察的方法,对已移至江苏徐州岱山传代3年的钉螺在北方的存活率作了为期5年的纵向观察,并在岱山以血吸虫毛蚴对其进行了实验性感染.结果钉螺在山东济宁1年后存活率为0;徐州岱山第4、5、6、7和8年的存活率依次为34.76%、16.93%、6.17%、0.74%和0;在对照区镇江高......

    作者:梁幼生;戴建荣;宋鸿焘;姜本启;姜玉骥;杭盘宇;黄轶昕;缪峰;朱荫昌;肖荣炜 刊期: 2002- 01

  • 日本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现场查病价值的评价

    目的评价日本血吸虫虫卵107/121ku组分抗原在现场查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虫卵可溶性107/121ku组分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A-ELISA)与双面胶纸条环卵沉淀试验(DGS-COPT)和粪便孵化法平行试验的方法,观察其在现场查病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的符合情况.结果虫卵107/121ku抗原FA-ELISA现场检测粪阳病人的阳性率为92.68%,血吸虫病治愈后8~18个月人群的......

    作者:孙乐平;洪青标;周晓农;黄轶昕;吴锋;张燕萍;杨国静 刊期: 2002- 01

  • 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肝纤维化分级的关系.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100例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及24例正常人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将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按超声肝纤维化分级并分析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其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血吸虫病组患者门静脉(PV)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明显减慢,血流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谭友文;於学军;殷玉梅 刊期: 2002- 01

  • 丰宫并殖吸虫囊蚴、后尾蚴透射电镜观察

    目的了解丰宫并殖吸虫囊蚴、后尾蚴的超微结构.方法应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囊蚴壁是由电子密度中等而均匀的物质构成,未见细胞和微管道结构.囊内幼虫和后尾蚴的体被由外皮层、肌层、皮层细胞组成,外皮层为一合体层,包括外质膜、基质、基质膜,外皮层表面呈指状突起,皮层基质内有皮棘,其根部位于基质膜,顶端被外质膜覆盖.结论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比较,囊内幼虫和后尾蚴的体被结构无明显差异性.......

    作者:王文林;雷霖;宋精玲;周本江;张鸿飞;刘爱武;韩丹;林萍 刊期: 200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