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面向科研、教学、临床和防治,充分反映我国病原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促进我国病原生物学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5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7/R
邮发代号: 24-8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57/R
- 国内刊号:11-5457/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人隐孢子虫的研究进展
人隐孢子虫(C.hominis)为近年来被新命名的隐孢子虫种之一,作为引起人体隐孢子虫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对其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基因组学等相关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上述3方面综述了人隐孢子虫的研究现状.......
作者:单昊;戈建军;吴海玮 刊期: 2007- 04
-
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保护性免疫的研究进展
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有明显的抗旋毛虫保护性免疫作用.本文介绍了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保护性免疫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赵雪;申丽洁 刊期: 2007- 04
-
多房棘球绦虫EmⅡ/3抗原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多房棘球绦虫EmⅡ/3基因及表达蛋白EmⅡ/3的抗原性和免疫性,为多房棘球蚴病的疫苗研究和免疫诊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梅;李文桂 刊期: 2007- 04
-
恶性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为恶性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山东省肿瘤医院108例恶性肿瘤病患者粪便,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108例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为66.67%,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69.70%相61.90%,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放疗、放疗+化疗患者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80.00%、50......
作者:辛玲;崔巍;梁瑞文;汲蕊;孙秀宁;李瑞芳 刊期: 2007- 04
-
高校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山东大学离退休教职工人群幽门螺杆菌(Hp)及其亚型(CagA,VacA)感染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人户问卷调查山东大学3个校区60岁及以上的离退休教职工865名,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HpCagA,VacA和尿素酶(Ureas)抗体.结果老年人群Hp总感染率为83.4%,其中I型Hp菌株感染率为56.0%;以素食为主的老年人I型Hp菌株感染率显著高于以高蛋白饮食为主的老年......
作者:李超;房平;姜宝法 刊期: 2007- 04
-
河南省嗜人按蚊分布、重要生态习性与传疟作用的调查研究
目的全面了解河南省嗜人按蚊的分布范围、分布特点、生态习性及其传疟作用.方法选择调查点,采用不同捕蚊方法捕获按蚊,以形态学或分子方法鉴定嗜人按蚊,调查其分布;通过采用现场和实验室观察,研究其生态习性及传疟作用.结果与结论嗜人按蚊分布于河南省北纬34.以南的11个县、区;分布区普遍种植水稻或其他水生植物;6月中、下旬及8月下旬~9月上旬有两个密度高峰;主吸人血,家栖,传疟能量高,是河南省的主要传疟媒介......
作者:尚乐园;陈建设;李东方;李蓬;苏云普;刘辉 刊期: 2007- 04
-
粪便人芽囊原虫与常见生物微粒的形态鉴别
粪便标本经生理盐涂片法和碘液染色法制片后,光镜下观察并描述人芽囊原虫与花粉颗粒、类酵母菌和脂肪滴的形态特征,为人芽囊原虫的病原学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田春林;卢作超;刘登宇;刘晓泉;万孝玲 刊期: 2007- 04
-
苦参合剂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经苦参合剂治疗后脾脏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sIL一2R水平降低.表明苦参合剂治疗能增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的细胞免疫应答.......
作者:杨国刚;陈远芳;马爱新;方芳;鞠晓红 刊期: 2007- 04
-
高等院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与安全防护
医学院校微生物实验危险级别属I级,生物安全级别属I级,但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和安全防护.......
作者:鞠晓红;时文艳;陈爽 刊期: 2007- 04
动态资讯
- 1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
- 2 以临床医学观念为基础的病原生物学课程整合探讨
- 3 387例华支睾吸虫病临床分析
- 4 应用ntPCR-RFLP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阿德福韦耐药变异
- 5 SP110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研究进展
- 6 2013-2015年新疆地区职业暴露高危人群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 7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cDNA3-EBA175/HRPⅡ重组质粒直接注射小鼠骨骼肌的体内表达
- 8 2009~2010年泰安市手足口病病原体基因型特征分析
- 9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在脑囊虫病恢复期治疗中的应用
- 10 茶毛虫生态特性及人群皮炎暴发的观察
- 11 生姜液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实验研究
- 12 3种PCR方法检测低密度恶性疟原虫血症的比较研究
- 13 浙江省慢性丝虫病病人的社区管理和照料
- 14 用遗传操纵防治蚊媒的研究进展
- 15 156例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常规与细胞学检查分析
- 16 弓形虫表面抗原SAG2的DNA疫苗载体构建及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
- 17 2011-2015年抚州市乙肝流行趋势与流行特征分析
- 18 动物感染旋毛虫状况的调查分析
- 19 阿奇霉素治疗间日型猴疟效果的研究
- 20 云南省乙型脑炎流行与防治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