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面向科研、教学、临床和防治,充分反映我国病原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促进我国病原生物学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5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7/R

邮发代号: 24-8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57/R
  • 国内刊号:11-54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
  • 济宁市任城区水田区与旱田区青年蠕形螨感染调查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具有独特的地域环境,南部为水田,北部为旱田.为了解生活在两环境中的人群感染蠕形螨的情况,于2000年5~6月对两区人群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德坡;王淑玲 刊期: 2001- 03

  • 视网膜下猪囊尾蚴病误诊分析

    视网膜下猪囊尾蚴病常伴有玻璃体高度混浊和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临床上易与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相混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遇2例病人被误诊为视网膜脱离,现将病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张蕙;位中福 刊期: 2001- 03

  • 人体隐孢子虫在特殊人群中的感染调查

    人体隐孢子虫病(Cs)好发于免疫缺陷的病人中,是艾滋病病人的一种常见机会性感染疾病.除艾滋病人群外的其他特殊人群(如吸毒者、性乱交、同性恋等)中人Cs感染、传播现状,尚未见报道.为此,对看守所和收容所中部分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凌晓明;陈红;岳伟;毛小荣;宋家骏 刊期: 2001- 03

  • 不同病程的血吸虫病病人肝纤维化情况调查

    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对机体损害严重的部位是肝脏.不同病程的血吸虫病病人肝脏被损害的程度可通过肝纤维化这一临床检验项目准确的反映出来.作者运用该理论对24例不同病程的COPT阳性病人作了肝纤维化调查.......

    作者:余有彬 刊期: 2001- 03

  • 氯喹预防恶性疟的效果观察

    疟疾是一种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边缘地区的重要蚊媒传染病,据WHO新估计,疟疾流行于9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有3~5亿人感染,死亡人数达270万人[1].目前疟疾的预防尚无有效的方法,寻找简便、价廉的预防方法,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研究目标.作者于1999年2月~2000年2月在非洲中部的中非共和国,进行了口服氯喹片预防恶性疟的研究,以探索预防疟疾的方法.......

    作者:黄建荣;恩加惠·艾里;纳姆比梯·达肥特 刊期: 2001- 03

  • 大连市旅顺农村居民肠道线虫感染调查

    为了解旅顺口区农村人群肠道线虫感染情况,对旅顺口区人畜共患病较为严重的英歌石奶牛场的农村人群进行了肠道线虫感染现状的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陈凤义;刘桂贤;庞为 刊期: 2001- 03

  • 疥疮治疗进展

    疥疮是疥螨寄生在人体表皮层内所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主要由人疥螨引起.常在家庭和集体生活的人群中流行.建国后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和防治工作的开展,疥疮在国内曾基本消灭,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又有明显升高,治疗方法也有新的发展.临床主要表现为好发于皮肤薄嫩处的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和结痂,自觉剧痒,夜间尤甚.疥疮的治疗以外用药为主,目前国内尚无理想的口服药用于临床,治疗目的主要是杀虫、止......

    作者:吕建进;于长平;马德华;孙世强;鲁颖志;程焕明 刊期: 2001- 03

  • 囊虫病治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近30年来,囊虫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方面的研究发展较快.随着免疫诊断的开展和影像学在囊虫病诊断上的应用,提高了该病的诊断水平.特效抗囊药吡喹酮和阿苯达唑的应用,抗囊中药的筛选和研制,使药物灭囊有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外科及其他辅助治疗措施的应用,使囊虫病的治疗日臻完善.但在医疗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正规抗囊治疗后癫痫发作未得到有效控制,重症高颅压型脑囊虫病的手术遗留问题还需要更深入地探讨研究等.现就......

    作者:葛凌云;李庆山;王金祥 刊期: 2001- 03

  • 抗血吸虫新药的研究进展

    自1918年临床上首次用酒石酸锑钾治疗血吸虫病,至80年代早期,先后有锑类、硫杂蒽酮类、硝唑咪、奥杀尼喹、硝基呋喃类、六氯对二甲苯、敌百虫、吡噻硫酮、吡喹酮和青蒿素等药物应用或试用于治疗血吸虫病,但迄今仍在应用的只有奥杀尼喹和吡喹酮两种.奥杀尼喹仅有抗曼氏血吸虫作用,且易诱导抗性,而吡喹酮不仅对人体5种血吸虫病均有效,而且疗效高、疗程短和不良反应少,故吡喹酮已成为目前治疗各种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吡......

    作者:翟自立;肖树华 刊期: 2001- 03

  • 蚊虫抗药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目前产生抗药性的蚊种达109种之多,而且蚊虫产生抗性的杀虫剂种类不断增多,抗性地区不断扩大,抗性增长的速率也迅速提高,成为蚊虫防治的突出问题[1].抗药性检测是预防抗性发生和发展的前提,是抗性治理工作的基础.长期以来,蚊虫抗药性检测一直采用传统的生物检测法,但在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近年来,随着新的研究技术应用于蚊虫抗药性领域,相继出现了多种新的抗药性检测方法.......

    作者:李士根;于建国;甄天民 刊期: 200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