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面向科研、教学、临床和防治,充分反映我国病原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促进我国病原生物学事业的发展。

首页>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57/R
  • 国内刊号:11-54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1年第03期

抗血吸虫新药的研究进展

翟自立;肖树华

关键词:曼氏血吸虫病, 吡喹酮, 药物治疗, 六氯对二甲苯, 流行区, 诱导抗性, 地理株, 硝基呋喃类, 酒石酸锑钾, 药物应用, 新药研究, 疗效, 不良反应, 实验室, 青蒿素, 南美洲, 基本解, 敌百虫, 证据
摘要:自1918年临床上首次用酒石酸锑钾治疗血吸虫病,至80年代早期,先后有锑类、硫杂蒽酮类、硝唑咪、奥杀尼喹、硝基呋喃类、六氯对二甲苯、敌百虫、吡噻硫酮、吡喹酮和青蒿素等药物应用或试用于治疗血吸虫病,但迄今仍在应用的只有奥杀尼喹和吡喹酮两种.奥杀尼喹仅有抗曼氏血吸虫作用,且易诱导抗性,而吡喹酮不仅对人体5种血吸虫病均有效,而且疗效高、疗程短和不良反应少,故吡喹酮已成为目前治疗各种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吡喹酮的有效性基本解决了血吸虫病的化疗问题.但近年来,继实验室成功地诱导曼氏血吸虫产生吡喹酮抗性后,在非洲和南美洲一些曼氏血吸虫病流行区陆续出现了对吡喹酮不敏感地理株、吡喹酮疗效差或治疗无效的异常现象[1].尽管尚无足够的证据表明这些流行区的地理株对吡喹酮产生了抗性,但已向人们敲响警钟,过分依赖吡喹酮单一药物治疗血吸虫病是不行的,有必要寻找交替或替代使用的药物.本文就近几年在抗血吸虫新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