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面向科研、教学、临床和防治,充分反映我国病原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促进我国病原生物学事业的发展。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57/R
- 国内刊号:11-54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肠道蝇蛆病误诊1例
杨晓红杨晓红
关键词:肠道, 蝇蛆病,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幼虫, 粪便检查, 特殊临床表现, 患者, 细菌性痢疾, 抗感染治疗, 野外, 形态特征, 食欲不振, 生长发育, 临床医师, 甲苯咪唑, 活动, 环境卫生, 个人卫生, 发动群众, 大便
摘要:患者,男,43岁。自1997年8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脐周隐痛、腹泻(每日2~3次)、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体温38℃左右。曾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后疑诊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半月后,患者送粪便来本院检查。 从排出的粪便中,发现有白色、活动或不活动的小虫,长者约10 mm,短者约4 mm。根据其后气门的形态特征,经鉴定为麻蝇科幼虫。用甲苯咪唑治疗,症状逐渐消失。 目前国内报道的肠道蝇蛆病例数较少,加之该病无特殊临床表现,没有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极易误诊。 肠道蝇蛆病只有依靠病原体的检查,方可确诊。部分检验室人员不熟悉蝇蛆形态,在粪便检查中又不属于常规检查的范围,很易漏诊。肠道蝇蛆病可能是人误食了含有蝇卵或蝇幼虫的食物、腐肉或腐烂水果,则幼虫可在肠内生长发育,然后随大便排出或在肠腔内化蛹后排出。另外,在野外大便或赤身睡眠时,蝇在肛门附近产卵或产幼虫,侵入肠内引起。该患者未曾在野外留宿,很可能通过不洁的饮食而感染。因此改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清除蝇蛆的孳生场所,发动群众杀灭成蝇是预防的关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