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面向科研、教学、临床和防治,充分反映我国病原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促进我国病原生物学事业的发展。

首页>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57/R
  • 国内刊号:11-54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年第02期

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配子体易显影响因素分析

王剑;孙晓东;杨沅川;邓艳;周红宁;杨捷;刘慧

关键词:疟原虫, 恶性, 配子体, 配子体形成,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摘要:目的 分析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配子体携带危险因素,探讨恶性疟配子体形成的影响因素以阻断多重抗药性恶性疟传播. 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同一研究小组2002~2010年在中缅边境地区纳入研究的恶性疟病例资料. 结果 分析567例恶性疟病例13项信息,其中77例携带配子体,配子体携带率为13.58%,几何平均配子体密度为(140.15±3.58)个/μl.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体温、对数无性体原虫密度、有疟史者末次发病时间、病程和2周内用药史为危险因素,血红蛋白含量为可能的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无性体原虫密度为主要危险因素(OR=0.322,OR95%CI为0.146~0.712). 结论 近期获得疟疾保护性免疫力、不规范治疗和中重度贫血可能促进恶性疟配子体形成,配子体携带率随病程的延长和随无性体原虫密度的降低而升高.早发现、早诊断、早规范治疗,使用高效速效抗疟药和配子体杀灭药是减少配子体形成及阻断多重抗药性恶性疟传播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