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面向科研、教学、临床和防治,充分反映我国病原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促进我国病原生物学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5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7/R
邮发代号: 24-8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57/R
- 国内刊号:11-5457/R
- 出版周期:月刊
-
3种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3种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12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3种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浓度,比较其对AMI诊断的性能价值.结果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在胸痛发作6h内检测cTnT、CK-MB和MYO的敏感率分别是81.4%、60.5%和97.7%,以MYO浓度升高快,出现早;发病6h......
作者:张桔红;张凌玲;祖英秋 刊期: 2012- 06
-
新时期病原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由于生源不足,目前我国多数院校病原生物学研究生招生困难,导致培养出的研究生不能完全满足寄生虫病防治的要求.在近年来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改革和探讨,重点讨论了如何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希望能为新时期病原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提供依据.......
作者:崔晶;姜鹏;王中全 刊期: 2012- 06
-
寄生虫学实验课程中PBL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山东大学医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开展PBL教学,围绕寄生虫病案例展开讨论.PBL教学结束后,设计调查问卷,从学习形式、学习内容、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PBL教学的效果并广泛征求改进意见.结果表明,PBL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实现了学科知识的交叉,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青;郭淑玲;袁方曙;何深一 刊期: 2012- 06
-
“双师制”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对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双师制教学方法效果评价.双师制教学组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微生物学检验》实行双师制教学有助于提高和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作者:杨李;王运刚;霍江华;崔玉宝 刊期: 2012- 06
-
山东省2例输入性卵形疟病例报告
本文报告了2例国外输入卵形疟病例.两患者均为非洲几内亚务工返乡人员,回国后数月因发热、乏力而就医.入院血膜镜检见多期卵形疟疟原虫,环状体较粗大,大滋养体期、配子体期颗粒较粗;受染红细胞明显变形,呈多种不规则形状,具备卵形疟原虫特点.PCR基因产物约800bp,与卵形疟相符.对两患者应用蒿甲醚肌注和伯氨喹口服规范治疗,分别于7d、10d痊愈出院.......
作者:肖婷;魏艳彬;刘凡;李瑾;黄炳成;王用斌;张本光;尹昆;孔庆安;于振华;李继民;李登俊;马巧荣;付婷霞;魏庆宽 刊期: 2012- 06
-
白天挤粘法检测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白天挤粘法检出蠕形螨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挤粘法对43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检查,在显微成像系统下观察并记录拍照,同时调查受检者个人卫生习惯.结果434名学生中158人感染蠕形螨,感染率为36.41%,男生感染率为26.79%,女生感染率为42.48%,女生显著高于男生(x2=9.64,P<0.01);毛囊蠕形螨面部感染率(69.62%)高于皮脂蠕形螨(17.09%)(x2=44.38,P......
作者:张军;王伟;傅皓;宋辉;王耀辉;王国英 刊期: 2012- 06
-
3种复苏方法对恶性疟原虫红内期体外培养存活的影响
目的观察3种复苏方法对恶性疟原虫红内期体外培养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恶性疟原虫FCCSM/YN株作为虫源,使用3种复苏液,参照体外培养方法并作改进进行复苏试验,计算红细胞原虫感染率和存活率.结果3种复苏方法中,方法I、Ⅱ和Ⅲ24h疟原虫存活率分别为11.32%、29.17%和40.00%;48h疟原虫存活率分别为16.39%、30.36%和46.70%;72h疟原虫存活率分别为20.59%、37.7......
作者:陈华;杨恒林 刊期: 2012- 06
动态资讯
- 1 寄生原虫中糖基磷脂酰肌醇的研究进展
- 2 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血凝素氨基酸序列的变异分析
- 3 不同引物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比较研究
- 4 1999~2011年深圳市肺结核流行状况及预测研究
- 5 营养状况和人口统计学因素与肺结核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
- 6 伊维菌素治疗肠道线虫感染临床试验观察
- 7 一株鸭源禽4型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特征分析
- 8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cDNA3-EBA175/HRPⅡ重组质粒直接注射小鼠骨骼肌的体内表达
- 9 Veliparib联合青蒿琥酯体外抗细粒棘球蚴作用机制的研究
- 10 龙口市首例人附红细胞体病报告
- 11 山东省乙型脑炎流行状况研究进展
- 12 HCMV融合表达载体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 13 带科绦虫45W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昆明市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及气候对手足口病发病影响研究
- 15 综合性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 16 戈登菌mmpL3同源基因序列分析及功能预测
- 17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定量分析及其意义
- 18 人猪链球菌感染致脑膜炎1例
- 19 日本血吸虫雌虫抗原模拟表位的筛选及免疫保护性
- 20 某高校大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