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面向科研、教学、临床和防治,充分反映我国病原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促进我国病原生物学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5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7/R

邮发代号: 24-8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57/R
  • 国内刊号:11-545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肠道线虫感染调查

    2001年调查武进区农村肠道线虫感染率为1.23%,感染人群以种植蔬菜的中老年妇女为主,学生感染率很低.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外来民工逐年增多,各地相继建起了民工子弟学校.为了解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肠道线虫感染情况,2003年在湖塘镇1所民工子弟学校进行了调查.......

    作者:高佳方;宣小菊;许莉;陈灿中 刊期: 2005- 01

  • 清流县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清流县位于福建省西部,辖15个乡(镇),人口14.4万,居民大多居住在海拔200~600m之间.清流县为疟疾流行区,20世纪50、60年代间日疟、恶性疟混合流行(以间日疟为主),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70年代后仅有间日疟流行,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建国后曾发生3次暴发流行,经长期积级防治,于1988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防止疟疾发病率回升,巩固灭疟成果,从19......

    作者:邹水祯 刊期: 2005- 01

  • 桐乡市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效果观察

    桐乡市地处浙江北部,是典型的平原水网型地区,适宜土源性线虫病的传播.据1989年全国人体寄生虫虫种分布抽样调查,桐乡市农村居民总感染率为72.34%,其中蛔虫感染率35.36%,钩虫33.77%,鞭虫13.45%,蛲虫16.57%,多重感染普遍,重1例同时感染6种寄生虫[1].从1990年开始,相继在学校及农村开展了集体服药驱虫,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作者:沈美清 刊期: 2005- 01

  • 菏泽市丝虫病防治与监测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纬34°35′~35°50′,东经36°10′,面积1.2万km2,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低洼,夏季易积水.年平均气温13.5℃,年降雨量600~800mm.全市辖9个县(区),158个乡镇,6040个行政村,842万人.菏泽市为原丝虫病流行区,平均微丝蚴率为2.6%,流行区人口4507132人.经过多次大规模的反复查治,人群微丝蚴阳性率显著下降,1981年基本消灭丝虫病.......

    作者:陈仁强;张永福;王乃硕 刊期: 2005- 01

  • 清流县人体寄生虫感染及流行因素调查

    为建立技术档案,指导今后寄生虫病防治,在开展清流县人体寄生虫调查的基础上,对构成当地寄生虫病流行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

    作者:刘源彬;邹水祯 刊期: 2005- 01

  • 弓形虫表面抗原P22蛋白的研究进展

    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是专性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组织有核细胞内的原虫,呈世界性分布.近年来关于弓形虫细胞表面抗原作为诊断试剂及免疫疫苗的双重潜在价值得到广泛研究,主要发现有5种表面抗原:P22、P23、P30、P35、P43.其中P22基因依据克隆的顺序也被称为SAG2.本文就弓形虫重要抗原P22的基因和蛋白结构,及该抗原在弓形虫虫株的分型、血清诊断、疫苗方面的研究作简要介绍.......

    作者:陈义忠;林建银 刊期: 2005- 01

  • 血吸虫病流行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血吸虫病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局部地区成功地控制了传播,从全球而言,感染还在增加[1].社会经济因素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早为人类学家和血吸虫病防治、研究人员所认识,随着防治和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对其所发挥影响的认识程度也愈来愈深入.社会经济不仅影响着血吸虫病的感染、流行和传播,同时影响着防治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可持续性及其实际效果.本文就血吸虫病流行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何家昶 刊期: 2005- 01

  • 血吸虫、绦虫抗原的研究进展

    血吸虫、绦虫是重要的寄生蠕虫,呈全球性分布.此类寄生虫宿主繁多,分布广泛,且抗原成分复杂,交叉反应多,给诊断、预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及基因重组技术和噬菌体肽呈现技术的出现,人们期望通过血清学诊断和研制疫苗解决寄生蠕虫病的诊断和预防问题,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蠕虫抗原按其来源或制备途径分为:天然抗原、基因重组抗原、噬菌体肽库技术模拟抗原.现对血吸虫和绦虫抗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胡媛;姜昌富 刊期: 2005- 01

  • 云南大理地区小型哺乳动物旋毛虫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旋毛虫病是一种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感染的主要方式为食入含有活旋毛虫囊包的未熟肉食.旋毛虫病自然感染宿主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使旋毛虫得以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长期保存,其中啮齿动物是其重要的保虫宿主,成为人类感染该病的重要来源.自然疫源性旋毛虫病是云南省较为常见而又危害严重的地方病,其流行面广,具有显著的地区性、群体性、食源性和季节性的特点.为探明小型哺乳动物(简称小兽)在旋毛虫病传播和流行中......

    作者:李伟;申丽洁;罗志勇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