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面向科研、教学、临床和防治,充分反映我国病原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促进我国病原生物学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5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7/R
邮发代号: 24-8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57/R
- 国内刊号:11-545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蚊唾液蛋白的研究进展
蚊对人的危害严重,蚊虫叮刺不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变态反应,而且通过唾液传播病原体,引起疟疾和其它疾病.蚊虫唾液中的多种功能因子,可抑制宿主凝血过程中血液中的某些凝血酶或凝血因子的活性,便于蚊虫吸血.因此,对蚊虫唾液的生理生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卫华;叶彬 刊期: 2003- 03
-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药物预防研究进展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cariniipneumonia,PCP)是由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carinii,PC)寄生于肺部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炎.美国在1988年开展常规药物预防之前,PCP是AIDS的主要死因,但在1988年以后,已降至第2位,但AIDS合并症中发生率高的仍是PCP[1].......
作者:李妍;高兴政 刊期: 2003- 03
-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疟疾的临床应用研究
自1972年我国医药工作者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Artemisinin)以来,由于其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和独特的抗疟活性,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史宝权;刘波;程义亮 刊期: 2003- 03
-
圆圃棘口吸虫感染1例
患者,男,28岁,汉族,外科医生,黑龙江集贤县人.50d前因厌油腻、恶心、稀便,在当地医院检查乙肝五项指标确诊为急性乙型肝炎并住院治疗30d,其间曾自用民间偏方,吞活泥鳅6条治肝炎.......
作者:范树奇;张唯哲 刊期: 2003- 03
-
蒿甲醚治疗间日疟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青蒿素类抗疟药在治疗疟疾的临床应用中安全可靠,一般无不良作用.但笔者在2002年11月用蒿甲醚抗疟治疗中出现过敏反应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宗富 刊期: 2003- 03
-
结膜吸吮线虫病2例报告
结膜吸吮线虫是1910年Railliet及Hemy首次在印度旁遮普省PanalPindi地方的狗眼结膜囊内发现.......
作者:李文玉;杨宝芝 刊期: 2003- 03
-
动物感染旋毛虫状况的调查分析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spiralis)(简称旋毛虫),寄生宿主十分广泛,包括人类在内,目前已知在120多种哺乳类动物体内均可寄生[1],引起旋毛虫病,是动物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
作者:胡群;王焱 刊期: 2003- 03
-
两种杀虫剂对家蝇卵巢机能与形态的影响
本文观察了两种杀虫剂对家蝇卵巢机能及形态的影响,从细胞形态学及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角度为家蝇防治做一个尝试.......
作者:梅玫;纪伟华 刊期: 2003- 03
-
浓湿法血检疟原虫的实验观察
目前显微镜检查疟原虫仍然是疟疾实验诊断和疟疾流行病调查的一种常规的、不可缺少的方法[1~3].为了提高诊断速度和检出率,李立等[4]首次进行了疟疾快速诊断-湿血片染色法(以下简称湿片法)研究,并获得了较好效果,检出速度和检出率均优于常规薄片法,但逊于厚片法.为进一步提高疟原虫检出率,探讨其在疟疾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作者采取增加采血量,经溶血、离心处理后,湿片染色法(简称浓湿法)检查疟原虫,取得较满意......
作者:李朝品;王健 刊期: 2003- 03
-
制作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染色标本方法的初探
目的探索制作结构清晰、颜色鲜明、能长期保存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标本的方法.方法孔雀绿染色法:将原头蚴分别用1%、2%和4%孔雀绿水溶液,在室温或36℃染色24h、48h和72h.结果4%孔雀绿水溶液,36℃,染色48h为佳条件.染色后原头蚴头钩呈亮绿色,而吸盘和实质部分无色透明,标本的对比性和立体感强.结论用孔雀绿染色法制作原头蚴标本在临床诊断和教学中有实用价值.......
作者:佟小莺;纪伟华 刊期: 2003- 03
动态资讯
- 1 住院病人肠道线虫感染调查
- 2 应用COXⅠ基因PCR-RFLP对我国旋毛虫地理株的鉴定
- 3 澜沧江下游区域食源性吸虫中间宿主囊蚴感染情况调查
- 4 血吸虫病肝硬变患者肝段下腔静脉内径的超声研究
- 5 胆汁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作用观察
- 6 潍坊市人体寄生虫病构成变化
- 7 院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 8 刚地弓形虫ROP18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9 精神分裂症患者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 10 中国广西登革3型病毒分离株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 11 衢州市带毒力因子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
- 12 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4个具有GGDEF-EAL结构域基因的研究
- 13 PCT等临床指标在鉴别肿瘤晚期患者感染性发热与肿瘤热中的意义
- 14 细粒棘球绦虫果糖二磷酸醛缩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表达与活性检测
- 15 慕课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 16 7例脑囊虫病病例临床资料分析
- 17 黄藤素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药效学研究
- 18 蝇蛆治疗疾病的研究进展概述
- 19 桦甸市肺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
- 20 “双师制”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